确诊病例隐瞒接触史/确诊病历隐瞒行程
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判几年
1、法律分析:传染疾病在以下情况下隐瞒不报的 ,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疫情防控期间 ,明知自己有不明原因发热 、咳嗽、乏力等症状,且近两周内有疫区旅行、居住史或有与其他已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史 。
2、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 、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 、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4、法律分析:根据情节严重程度,隐瞒传染病将可能构成犯罪,将被判决承担刑事责任。隐瞒传染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 、流行 ,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此时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疫情期间隐瞒真实行程构成犯罪吗
1、法律分析:疫情期间在以下情况下隐瞒真实行程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2 、疫情防控期间,刻意隐瞒真实行程和病情不报的 ,有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一般情况下是不犯罪的,但是疫情期间刻意隐瞒真实行程会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律分析】犯罪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即行为人明知所实施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法律分析:隐瞒真实行程及病情不报涉嫌犯罪,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依法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 、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患者隐瞒传染病的刑事责任
隐瞒疫情可能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谎报传染病处理如下: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故意隐瞒疫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另外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也会受到刑法处罚。
法律分析:传染疾病在以下情况下隐瞒不报的 ,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疫情防控期间,明知自己有不明原因发热 、咳嗽、乏力等症状 ,且近两周内有疫区旅行、居住史或有与其他已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史 。
传染病隐瞒不报犯罪吗
【法律分析】:传染病隐瞒不报是犯法的,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依法按照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法律分析:传染疾病在以下情况下隐瞒不报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法律分析:传染疾病在以下情况下隐瞒不报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疫情防控期间,明知自己有不明原因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 ,且近两周内有疫区旅行、居住史或有与其他已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史。
法律分析:隐瞒肺结核上班犯法。肺结核属于较常见的乙类传染性疾病,隐瞒不报,可能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所以患有肺结核的,应当在治疗成功之后再去上班。